5月22日,福建馆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新华网福州5月23日电(蒋巧玲)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承办的福建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亮相。
本次亮相的福建馆以“赓续文脉 慧通八闽”为主题,运用AR全息导览、3D投影等数字科技,以一场“可听、可视、可触、可感、可带走”的文化盛宴,集中呈现近年来福建在文化保护传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图为展会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在福建馆入口序厅,以建阳雕版和传统竹简为原型打造的“简牍之门”,展现了福建省千年印刷典范“建本”承载的典籍智慧和竹简文化;以沉浸式体验贯穿福建馆全馆的数字地屏,融入“曲水流觞”的创意概念,通过“科技+艺术”的手段,将“文化闽江”幻化为动态数字化长卷;展区还带入了文人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篇章板块,观众穿行其中,可通过“活起来”的沉浸式展览,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八闽大地的传承与延续。
此外,在福建馆的“‘书’香致远”板块,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还展示了中外文化融合、走向世界的福建名人等八大主题经典书目。“八闽书房”智慧阅读平台、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朱子文化数据库、宝宝巴士国学影音空间等项目,则展现了福建省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新成果与八闽大地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历史底蕴。
图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展示的经典书目。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除了展现文化传承新图景外,福建馆还创新打造集“展、演、创、售”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开设线上闽派文化直播间,搭建茶文化品鉴空间、非遗技艺展演区,并推出漆艺大师“漂漆”表演、福州传统梳妆技艺(三条簪)、机器人制作“福”字拉花咖啡等节目,引人气促消费。此外,展会期间,福建多家企业还将开展新技术推介、重点项目签约等活动,扩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福建提升文化影响力。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大力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福”文化等特色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新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有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94.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32.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2.5个百分点。
福建馆入口序厅,以建阳雕版和传统竹简为原型打造的“简牍之门”。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福建馆创新打造集“展、演、创、售”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开设非遗技艺展演区、茶文化品鉴空间等,多维度展现福建文化的魅力。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亮相展会。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来自福建的企业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在展会现场展示VR骑马机、数字人AI旅推官。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