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马汶村西镇农场
用好“党建体检”这把“金钥匙”,能带来哪些变化?
建瓯市芝山街道通过深化“党建体检”工作,用好“党建体检”成果,让农文旅“靓”起来,建州美食“红”起来,“沉睡”资产“活”起来。
“‘党建体检’让我们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与理解,针对性与实效性很强,倒逼我们把党建工作抓好抓实。同时,也帮助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提升抓党建促振兴的质效。”近日,芝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江涛如是说。
农文旅“靓”起来
晨曦微露,微风轻拂,第一缕阳光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在芝山街道马汶村西镇农场,“村咖”小溪咖啡的负责人王先辉与宋起敏两人忙着安排工人对咖啡馆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改造工程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后面就要开始着手进行装修。”王先辉说,经过重新打造的小溪咖啡拥有更好的观景视角,让来此的游客能更好地品咖啡、赏风景。
王先辉与宋起敏都是“85后”返乡青年,他们说,选择在马汶村创业,是因为村里的西镇农场景色丰富多彩:根据时节打造的花海、流水潺潺的建溪河、沿河健身步道、各种装饰小品等。“这里离城区近,傍晚和节假日有很多人来,人流量多了,客流量自然也多,有发展前景。”
马汶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素有“城市菜篮子”的美誉,以盛产优质辣椒、茄子闻名。
“去年6月,我们根据‘党建体检’情况,成立了乡村振兴公司——建瓯市芝北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芝山街道社区发展中心主任陈吕才说,“乡村振兴公司立足马汶村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精心打造‘茄王辣妹’特色IP,建成集西镇共享农场、特色‘村咖’、沿河步道、网红打卡点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为了让游客在这里既能领略田园牧歌的诗意,又能体验现代农业的活力。今年以来,芝山街道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沉浸式果蔬采摘”“乡野趣味烧烤”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研学团与企业团建队伍参与;举办“茄王辣妹 有姿有味”丰收活动,通过乡野乐跑、厨艺大赛、直播带货等环节,吸引省内外游客2万余人次,农产品现场销售额超8万元。
建州美食“红”起来
游在大武夷,吃在古建州。
建瓯,古建州治所地,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县史的古邑,孕育了“南甜北辣、山海交融”的独特风味,催生了500余种特色美食。
“芝山街道辖区内不仅有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建宁府孔庙、鼓楼、闽北临委旧址、朱子博士府等名胜古迹,还有光饼、板鸭、锥栗、大肠粿等美食。”江涛说,近些年,芝山街道积极响应建瓯市委市政府“做靓一座城”目标,依托建州古城景区的人文与历史底蕴,举办“芝山集市 乐购乐享”商贸文化活动,将民俗表演、非遗展示与集市相结合,进一步擦亮当地的土特产名片。
建瓯市俊翔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叶俊伟对此感触颇深,他说:“今年以来,芝山街道已经成功举办3次‘芝山集市 乐购乐享’活动,芝北公司和我们组织了很多农户参加,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的模式,销售板鸭、建莲、锥栗等特色农产品,反响很好,大家都在问第四次活动什么时候举办。”
不仅如此,芝山街道还主动“出击”,组织商户参加省、市文旅大会的相关展销活动,推销当地土特产。建瓯市益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7月4日,受邀参加南平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的厦门客商在品尝了芝山街道乡村振兴公司展出的板鸭后,便“盯”上了这只鸭;5日,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陪同厦门客商到实地考察;6日,芝山街道主要负责人主动与客商对接座谈,详谈订购协议的具体内容。
“7日,我们就与厦门市喜家益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每月要向他们提供生鸭3万只,合作金额达1100万元。”益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李有钦笑着说,“这几天,喜家益公司又打来电话,希望我们每月能供应生鸭3.6万只。”
“沉睡”资产“活”起来
走进芝山街道都御坪社区武夷花园小区“美体工坊”的舞蹈室,只见十余名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跟着老师自由、尽情地舞动身体,仿佛一群小精灵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此前,这个小小的房间在社区里闲置了许久,未得到充分利用,直至芝北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对其重新装修,引入舞蹈培训机构,才重现了活力。
“暑假期间,很多孩子报班学习舞蹈。而且,晚上还有一些成年人也在这里进行美体训练。”芝北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水兴说,楼上的舞蹈室与楼下的健身馆、游泳馆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构建了社区“15分钟健身生活圈”,还带动10余人就业。
彭水兴说,芝山街道针对部分社区、村集体资产闲置、“资源碎片化”等问题,积极进行整合,让“沉睡”资源焕发新生机,增加村(居)集体经济收入。
除了都御坪社区的“美体工坊”外,西大村的停车场也同样被“唤醒”。
原先,西大村村部旁建有一个停车场,但缺乏管理,车辆时常乱停放,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村容村貌。
“停车场作为集体资产,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能就这样闲置。于是,在征求村民的意见后,我们决定对停车场进行改造升级。”彭水兴说,改造升级后的停车场还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并合理规划分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截至今年6月,芝北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助力芝山街道村集体经济增收28.56万元,带动150位村民就业,村民增收达180万元。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共富共享是关键。”江涛说,芝山街道将持续做好“党建体检”工作,以芝北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为抓手,做好资源、资产开发融合文章,为产业发展赋能,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实现共富共享与乡村振兴同步合拍、同向共进。(记者 卢国华 郑可 通讯员 魏剑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