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三问”振兴密码——南平市政协助力新质生产力扎根乡村-新华网
如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三问”振兴密码——南平市政协助力新质生产力扎根乡村

2025-07-27 13:41:02 来源: 闽北日报
字体:

  “如何让新质生产力在闽北大地上生根发芽?”

  这个新时代的命题,成为南平市政协重点协商课题。

  南平市俗称闽北,竹海翻波、茶山叠翠、稻浪千重,传统农业底蕴深厚,但转型升级的动能从何而来?在全国上下热议“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南平市政协聚焦农业领域,探寻关键问题:新质生产力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释放?如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带着思考,南平市政协成立“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课题组,由南平市政协副主席余建坤牵头、副主席肖光彪共同组织,农业和农村委主办,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办公室承办,九三学社、台盟界别及住顺昌、浦城、光泽委员小组加盟,一场深入的调研拉开帷幕,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

  田间地头“把脉问需”

  三月的闽北,春意盎然,课题组首站来到浦城县再生稻产区。在浦城县仙阳镇谢华安院士工作站,课题组成员察看田间智能监测设备,与种粮大户钟安森深入交流,“我们的农田种植管理虽然采用了数字化模式,但还是存在设备操作复杂、数据应用不足等问题。”一席话道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在顺昌县埔上镇,课题组走进财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积极推广无人机飞播、机械化碎草、机开沟起垄等新型装备耕作技术,效率较传统种植提升30%。“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但应用成本高、适用农机品类少是主要瓶颈。”合作社负责人叶才兴坦言。

  “新质生产力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扎根于农业生产实际。”余建坤在调研中指出。课题组历时一个月,走访延平、浦城、顺昌、光泽等地的乡村、企业,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面临多重“水土不服”:智慧农业设备“用不起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接不上轨”、特色产业“链不起来”等。

  跨越山海“求医问道”

  调研的视野不局限于本地,带着对农业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课题组踏上了“问道之行”。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由中国建材集团跨界建设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令课题组成员眼前一亮。这座现代农业园区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实现了环境精准调控与全年无阴影栽培。看着一串串饱满的番茄在智能温室内茁壮生长,课题组成员纷纷感叹:“这是高科技农业!”

  陕西杨凌农业高新区的见闻同样令人振奋。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这里汇聚了众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化机制”“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课题组成员认真记录创新案例,不时交流讨论。

  向东而行,课题组同样收获不小。在莆田市,一家台资农企通过文创赋能、品牌打造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来到泉州市,当地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的成功经验,为闽北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更要因地制宜。”肖光彪指出,“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立足闽北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深度协商“寻策问方”

  带着满满的调研成果,6月20日,南平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如期举行。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和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围坐一堂,共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计。

  “高标准建设集现代种业创新、成果交易、科技交流合作、种子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闽北种业创新中心’,着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南平土壤、气象、市场等数据,建立‘南平农业大数据库’。”

  “建立首台(套)农机奖补机制,重点扶持茶园深耕机、果蔬分拣机器人、竹林采伐运输机等一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研发。”

  ……

  一条条建议掷地有声,一个个“金点子”不断涌现。

  “这些建议既有前瞻性又具操作性。”面对政协委员、专家的建言和社会的关切,南平市科技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当场回应,“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吸纳、积极推进落实。”

  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充分肯定了本次专题协商成效,强调要紧扣加快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完善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硬支撑。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委员的专业和智力优势,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协商建言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南平市政协主席吴添富强调。

  山风拂过田野,这次贯穿春夏的履职实践,为新质生产力在闽北大地上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的种子。(饶祥禄 潘必凯)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