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凉,不少市民开启了“泡脚养生模式”。一段时间来,网上流行起“花椒水泡脚法”,号称能祛湿排寒、改善睡眠。许多年轻人纷纷尝试,但效果却各不相同:有人称“湿气明显减轻”,也有人泡了几天就开始上火、长痘、牙龈肿。近日,记者采访中医专家了解到,花椒性温,不宜盲目使用,不同体质应对“泡脚方”有不同选择。
“昨天泡完睡到半夜鼻子突然塞住了。”市民王云冰回忆,她早上照镜子发现脸上冒出几颗痘,口腔也起了溃疡。“一开始泡得挺舒服,还出了一身汗,以为是‘排湿’了,没想到第二天就全上火了。”还有网友分享更惊险的经历:“我煮了花椒水泡脚,才泡10分钟就呼吸困难,胸口像被压着一样。手都僵硬了,邻居赶紧把我送去医院。”医生诊断她为呼吸性碱中毒,但也可能是皮肤对花椒过敏叠加过度紧张引起的。有网友调侃:“泡脚就像‘开盲盒’,有的人排了湿,我却泡出了火。”
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李劲松介绍,泡脚有活血化瘀、助眠安神的功效,但并非越热越久越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花椒。“花椒性温,对体质偏寒、手脚冰凉者有帮助,但如果本身体热、容易上火,就不适合用。”李劲松指出,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使用花椒泡脚,反而可能加重痘痘、口腔溃疡等症状。“有皮肤破损、糖尿病或静脉曲张的人,也不建议用药物泡脚。”他特别提醒。
泡脚虽好,但不能替代运动、作息与饮食调理。“很多人因为熬夜、久坐、嗜辣才出现‘湿气重’,根本原因在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他建议,秋冬泡脚应以温养为主,辨清体质、适度泡脚,才能让这份“脚底的热气”真正变成健康的温度。
提醒
如何科学泡脚?
专家建议,泡脚水温保持在30℃至40℃,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勿泡到大汗淋漓。水位以没过踝关节,至小腿中段为宜。
如果想加药材,可根据体质灵活搭配:
●体质偏寒、手脚冰凉者,可用艾叶、伸筋草、紫苏、少量桂枝、红花等,选二到三味药即可;
●湿气重、易疲乏者,可选苍术、藿香、佩兰、桑枝、一条根、桑寄生等;
●容易上火者,建议改用连翘、金银花等药材。(记者 谭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