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从武夷山带去的茶苗,已枝繁叶茂”-新华网
"80余名两岸青年茶人叙情谊,话发展。"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从武夷山带去的茶苗,已枝繁叶茂”

2025-11-17 18:07:05 来源: 闽北 日报
字体:

  丝竹悠扬,茶香袅袅。16日,“亲,来品茶”两岸青年武夷山打卡季暨“武夷之友”青年话“三茶”活动在武夷山举行。80余名两岸青年茶人叙情谊,话发展。

  “总在远眺你的我,牵挂与日俱增……”在深情的旋律中,台湾青年歌手杨品骅与南平青年代表李文娟同唱《回家的日子》,歌声浸润着游子归乡的眷恋,更唱出两岸青年心灵相通的共鸣。

  茶缘深厚,跨越海峡。“那一株从武夷山带去的茶苗,如今已枝繁叶茂,正如我们之间的情谊,根脉相连,生生不息。”来自台湾冻顶乌龙移植亲历者后代林懿儒,深情讲述了武夷茶种跨海扎根台湾的百年渊源,道出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血脉深情。

  “Z世代如何让老茶焕发新活力?”在全国青联常委雷希颖主持的“两岸茶桌派”上,这一话题点燃了两岸青年的思维火花。

  郑福星茶业总经理郑成功直言,作为茶世代,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倍感荣幸,“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两岸的年轻人能够以茶产业作为一个依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青年联合会秘书长聂霖作为“90后”青年茶人,更看重青年创新的力量。他希望能推出更多受青年茶友喜爱的产品,也期待这类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让两岸青年茶人更好地交流切磋,碰撞新思路、推广茶文化,为‘三茶’统筹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拥有200万抖音粉丝的网红“台湾表妹”李乔昕则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实践。“做自媒体的五年里,我一直向粉丝分享家乡的台湾茶,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她发现粉丝群体中年轻人占比很高,因此也为品牌发展定下了明确的创新目标:“想用更年轻、简便的方式打破大家对喝茶的传统认知,比如用马克杯也能喝好茶。同时让产品设计更具美感,让喝茶成为一种疗愈、治愈的体验。”

  ……

  从短视频传播茶文化到茶旅融合新业态,从传统制作工艺到茶科技融合运用,两岸青年思维碰撞、灵感迸发,展现出Z世代对“三茶”统筹发展的独特思考与蓬勃创造力。大家一致认为,茶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两岸青年要以青春视角激活茶文化生命力,让中华好茶香飘得更远。

  茶会现场别具匠心,以山水为席,设置新茶饮、摇青、点茶、茶艺、盲品五大体验项目。青年们或手持醇香的大红袍奶茶,解锁传统茶的青春喝法;或亲手参与摇青工艺,感受茶叶发酵的奇妙变化;或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点茶技艺,在茶汤上勾勒精美图案;或端坐茶席研习茶艺,体悟“一盏清茗敬知音”的雅致意境;或参与斗茶盲品两岸茶韵,感受台湾茶与武夷茶的独特魅力。烫壶热盏、高冲低斟、盲品猜茶、品茶赏茶间,陌生感在茶香中消融,友谊在互动中升温,传统茶文化在青年的指尖与味蕾间焕发新的生机。《风雅四艺》表演与古琴清音相和,勾勒出一幅“人在画中,茶香满径”的生动图景。

  作为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打卡季为期五天,以“住茶宿、吃茶膳、行茶径、品茶趣、探茶乡、泡茶汤、赏茶戏、学茶舞”为串联,台湾青年还深入考察了燕子窠生态茶园、母树大红袍,走进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全国青联两岸青少年研学交流站五夫镇,参观武夷星等青年茶企,学习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在行走间感受武夷山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三茶”统筹的蓬勃发展。茶,这一片东方树叶,正在以深厚而年轻的姿态,连接起两岸青年的现在与未来。(记者 郑可)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