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上升,到3月初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超过5%。临近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又涨了,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4%的产品非常多。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资金面趋紧,银行相应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市民可抓住这波行情。
昨日,经常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林女士说:“我现在都后悔年前买了一部分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了。因为我昨天去选理财产品,发现现在随便一款产品的收益率都比年前高,最后我选了一款126天年化收益率5.5%的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因为一季度末临近,上周福州各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上涨。国有大银行的非保本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5%左右,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5.6%。此外,在榕银行目前仍在销售部分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数在5%以内。
金融搜索平台融360日前发布报告称,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4.91%,创31个月以来新高,预计还将继续走高。
在榕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的理财经理都表示,由于市场资金面较紧张,市场利率上升,从2017年末至今,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都在上行。临近3月末,又迎来各银行第一季度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的敏感时期,银行有揽储的压力,因此一般都会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市民可抓住这波行情。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宝、理财通等投资门槛较低的“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也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比如,昨天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96%,比去年同期高0.412个百分点。
不少银行自己的“宝宝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了4.474%。银行业人士表示,大部分“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货币基金等市场的收益,若市场好,收益率就会跟着上升,若市场不好,收益自然会下降。(记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