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网发(林楷煜摄)
新华网福州4月11日电(王雄)10日,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在福建省泉州市正式启动。未来3至5年内,华侨大学将组织上千人次港澳台侨学生深入福建一百个乡村,围绕扶贫、扶智目标,开展慰农、惠农服务,引导港澳台侨学生争当乡村代言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作为全国首个港澳台侨学生有计划、长时间、大规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育人活动,华侨大学“百村千人行”是由该校港澳台侨学生骨干团体菁英学堂的学员自发倡议的。由马来西亚侨生创办于1997年的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队将于4月20日谷雨时节,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赤溪村,开启“百村千人行”第一村的文化下乡慰农演出。
“同学们提出,他们很想去农村看看,看看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农村,看看自己能够为农村做点什么。学校获悉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华侨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斌表示,二十四节令鼓和戏曲广播体操队的文化下乡慰农演出,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港澳台侨学生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系列惠农服务,真正深入乡村大地,特别是要走进更多的边远山区、老区,到贫困乡村去,尽己所能,服务乡村。
据介绍,华侨大学将按照“走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的思路,推进“百村千人行”。“走进去”方面,将走进村部,开展村情调查;走进农户,开展村民访谈;走进农田,与农民同劳动;走进乡村,绘制乡村明信片;走进留守儿童,开展乡村读书会;走进空巢老人,为他们拨通亲情热线等。“请出来”方面,将筹办乡村论坛,开展村支书面对面;筹措公益基金,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筹备乡村主题晚会,诚邀农民表演队到校访演;筹建八闽乡音APP等平台载体,留住乡愁,传播乡音,为乡村代言等。
“我就想拿着相机,为乡亲们拍一张全家福,一百个乡村,一百张全家福。回到香港,我可以和家人们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好的乡村图景”。来自香港的华侨大学学生王珍妮说,希望在活动中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次活动是《潮起闽江——全国百名电台总编、记者看福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的重要一站。启动仪式上,来自福建省九个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各1名乡村代表到会,同时,作为2018年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首批走访的十个乡村的代表,他们参与了“百村千人行”实践基地的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