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6月27日电(袁羽)暑期即将来临,针对暑期大学生勤工俭学找工作、做兼职时容易碰到的骗局,福建省委政法委发布暑期防诈骗宣传片,以“网络剧”的轻松活泼形式,揭秘网上常见的所谓“招工”“兼职”“招聘”等骗局,增强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防骗识别能力。
附:4种常见高发兼职招聘诈骗手法
一、培训诈骗
这种骗局,是诈骗机构以招聘为幌子,变相招募学员,达到收取高额培训费的目的。
首先,诈骗机构会在招聘网上发布非常多诱人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待遇6000-10000,工作环境舒适,学历要求低”,并且会特地注明“有无经验均可”。
当你到他们公司面试时,一方面他们会把你就业后的工作前景描绘得很美。另一方面,画风一转,他们会对你进行打击,说你这方面的技术其实不行,达不到公司要求。不过,可以和他们签订培训协议,实现先培训后入职,走上人生高峰!
这时,如果你心动了、认可了,那你很可能就要掉进陷阱了。
骗子往往还会“热心”地为你提供培训费贷款计划,会要求你通过一些第三方贷款平台,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从第三方贷款公司借来的钱,会直接打到这些诈骗公司账上。但每个月的还款,由你来还。
之后的剧情呢,就是你发现这个培训很“水”,基本上是一大帮人围坐在一个教室里看着电视上的视频学习。
等你真的撑过培训期后,你会发现,给你介绍的工作只是薪水很低的重复劳动,完全无法与高昂的贷款相比。
二、虚假招聘诈骗
这种骗局通常先发布网络招聘,招聘内容做得很粗躁,联系方式大多仅有一个QQ号码或一个电话号码。等你联系上他后,他就会通过QQ告诉你所谓的工作内容和事项,然后一系列交钱套路来了:
先是让你选择工作等级,按等级交入职费用,例如低等级99元,高等级399元等;然后是所谓的入职会员编号费;接着又是入职服装费、认证资料费、平台审核费等等。这一切费用都是通过骗子发来的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的,交费到最后,你在哪个环节醒来,骗子就会在哪个环节消失。
三、娱乐场所招聘诈骗
骗子团伙先是在网络上以高薪招聘平面模特、酒吧侍应、迪士尼公仔扮演者等职位为诱饵,进行招聘诈骗。
以招聘平面模特为例,面试时极力夸奖你形象出众,正好是他们急缺的那种(即使你长得并不好看,他们也会夸你气质独特符合他们要求),然后提出需要办一张所谓的“模特界身份证”——“模卡”。这个“模卡”,完全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东西。所谓的办“模卡”,就是拍一张照,然后他们收取2000元左右的费用,给你化5元钱的妆,然后用相机给你“咔嚓”两声。之后他们会告诉你,公司会将你的“模卡”发送给业界各大影视娱乐公司,很快你就有活干了,回去等“好消息”吧。
至于你回去之后能听到最好的消息,就是他们把你的联系方式卖给招群演的,招你去临时跑龙套。
四、骗入各种诈骗公司
一些在招聘网站高薪招聘所谓的“金融实习生”“投资顾问”“投资经理”的投资管理公司非常危险。
这些公司说白了就是虚拟盘交易所的代理公司,招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让你去干电话诈骗,提成高得吓人。一旦入伙,日后你也会成为非法集资或者非法经营的共犯被抓起来。
这类公司非常具有迷惑性,往往进入公司后才发现公司经营不正规行业,但又难以脱身。前不久,“邮币卡集资诈骗”案审理中,就有多名拥有大学、大专学历的“95后”站上了被告席。
“你以为朋友圈红酒跑车洋房里的他是高富帅,可屏幕那端的他实际上是个抠脚大汉;你以为在虚拟世界里遇到了爱情,可网络那头的他盯着的是你账户里的余额;你以为刷单就能轻轻松松赚佣金,可对话框背后的他就等你一转账马上拉黑你……”
希望每个努力追梦的人,都能睁大眼睛辨别陷阱,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