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2月3日电(蒋巧玲)2019年,福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4.9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20元,均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
2日,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称,2016—2019年,福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产增加值持续稳居全省首位,其中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34.92亿元;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较2015年增长40.2%,较2010年增长150%。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斌涛说,“十三五”期间,福州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在优质农产品供给、特色农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今年以来,全市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肉蛋奶、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29万亩,居全省前列;全市建设884个标准化生产基地、64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增至650个;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竹木花卉等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有望超2000亿元。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市4425户1404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0个贫困村、永泰县和闽清县两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退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明显,全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22亿元,引导社会各界捐资捐物4.73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751个,有力助推定西市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陈斌涛表示,“十四五”期间,福州将持续抓紧抓牢“米袋子”和“菜篮子”,新建一批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着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升一批家庭农场示范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到2025年培训3万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