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12日电(肖和勇 刘默涵 蒋巧玲)福建省政府新闻办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龙岩市上杭县发现的恐龙足迹群化石有关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邢立达说,恐龙足迹是有一套自己的分类系统。不同大类的恐龙,其足部骨骼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特征会反映在脚印的形状上,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造迹恐龙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根据恐龙脚印的轮廓及形状还可以区分兽脚类、蜥脚类、小型鸟脚类、鸭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等。
邢立达说,此次在上杭发现有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造迹者(恐龙)。这些足迹差别其实蛮大的,其中肉食性兽脚类为三趾型,并有着非常尖锐的爪痕;兽脚类中的恐爪龙类为二趾型;蜥脚类脚印由前后脚印组成,都像大型的圆坑,一些后脚印还有约三个粗壮的爪痕等。
邢立达说,上杭县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群化石多样性,集中在1600多平方米的区域,让人感到非常震撼。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对研究地理、古生态在白垩纪晚期的时候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随着后续研究的开展,很有可能会在八大类里面有一些新的遗迹的属种出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