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遥在两岸国学大讲堂现场演讲。新华网 崔楠 摄
1月30日,第30期两岸国学大讲堂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两岸国学中心开讲。
在这期的大讲堂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方遥以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马衡考古与护宝的毕生经历为例,讲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价值观念之一的“忠”在新时代的内涵与表现。
方遥在演讲中表示,“忠”,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规范要求和外在表现。传统社会要求对统治者愚忠的观念固然已不适用于今日,但“忠”作为一种“尽心竭力”的普遍伦理原则,则拥有超越时代的长久生命力。
马衡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建院参与者及第二任院长,主政故宫近20年,主持了数万文物精品的西迁与复员,一生都在为考古事业和文物保护工作努力奋斗。
两岸国学大讲堂作为平潭两岸国学中心的常态化活动,以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为纽带,邀请两岸国学名家,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讲座。从本期开始,两岸国学大讲堂将厚植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以“忠、义、孝、悌、礼、信、廉、耻、仁、爱、和、平”为指引,打造系列讲堂。本次活动通过多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吸引超过300万人次在线观看。(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