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护弘扬红色文化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凝结红色基因的遗迹“活”了起来,成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不竭动力。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破题,到“立柱架梁”构建起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框架,福建医改不断推进。
作为福建省经济体量最大、创新氛围最活跃的地区,福州、厦门、泉州2016年6月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首条中欧班列“安智贸”正式出发……又是一年春来早,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省,一张全新的“海丝蓝图”正徐徐展开。
福建茶叶、瓷器、漆器曾借着丝路贸易大放异彩,无数福建商人勇敢走出国门,在东西方文明交流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响深远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肇始于福建省武平县的一个穷山村,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又一大创造。
八闽大地多山、多水、多绿,森林覆盖率长期冠居全国,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全优,多年来,“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蜚声国内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海峡西岸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绚烂图景和生动气象。
他几十年如一日,牢记入党誓言,夙夜在公、勤政为民,为政一处、造福一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镌刻在八闽大地的山水之间。
多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守权为民用的为政之道。
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这是廖俊波干事的风格、为政的品格,也是他取得突出成绩的法宝。
进入机关工作后,廖俊波都随身带着两支笔,繁杂的工作很快变得井井有条。廖俊波就是这样一个愿意花“细功夫”的人。
肩负光荣与梦想的历史使命,廖俊波将双脚深深扎在基层的泥土里,将身影与群众紧紧地牵系在一起。
来到福建,走进闽北,我们用一次次的寻访、对话,将主人公拉回到镜头中、“定格”于画面里。
俊朗清波——廖俊波的名字,寄托着父母的殷殷期待。身为党员干部,廖俊波一直把好家风带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在一个周末的晚上,走完了他年仅48岁的一生。
今年9月,她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置身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的聚光灯下,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城市的风采,见证金砖国家合作的新篇章。
凤凰花开,白鹭翱翔。一个月后,世界的目光将投向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人们期待,金砖合作由此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鹭岛为证,金砖合作在这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愈发响亮。
从沿海渔村裂变为现代都市,厦门受益于海纳百川的海洋文化,也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轨迹。
这座海岛小城,于风云际会中紧抓机遇、勇担重任,逐渐崛起为一座有格局、有追求、有魅力的特色之城。
这座城市正以清醒的眼光审视未来,以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建设治理的开创性探索,锻造明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
金砖巨轮从厦门再出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必将迎来发展繁荣的光明未来。
行至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金砖国家合作这棵大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0多年来,下党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滴水穿石”,各级党委政府倾心支持“久久为功”,下党人在绝壁上修道路、在大山中谋发展。
13日是春运首日。记者一行搭乘福建开行的首趟外来务工人员专列K4186,从福州开往四川广安。
无聘金、无红包、无鞭炮……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后江村村民林东的婚礼上,这“三无”令在场的亲友印象深刻。
走进闽南部分民营企业的厂房车间、物流园区、门店柜台,听到的不是牢骚、埋怨,而是沿着实业走到底的希望和信心。
“鸡司令”邱其华有个小目标,就是让更多人通过养殖河田鸡脱贫。“如今的河田鸡不仅是‘世界名鸡’,更是实实在在的招财鸡啊!”
2017年春节,记者采访永泰、安溪、厦门等地党员干部发现,节日风气出现了“三少三多”之变。
在福建南平,政府积极作为,及时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对口帮扶;群众撸起袖子,立志致富,幸福生活指日可待。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37年保持中国第一,被称为中国最“绿”省份。而在地处闽北的南平市,又属“绿”中之最。
随着福建自贸区改革、创新、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区内企业从自贸区获得改革的红利和发展的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如一颗颗珍珠洒落在广阔大地上,如何让这些珍贵的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这是一道必答的考题。
一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省份,如何提高发展质量,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这一问题,受到福建代表团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厦门港内,“海丝”远帆依旧;自贸园里,“陆丝”铁轨新起。“海丝”和“陆丝”在厦门美丽邂逅,碰撞交汇出新的机缘。
河长制不仅改变了各级官员的治污心态,更关键的是改变了原来“九龙治水”的机制。
如今,“爱拼会赢”的福建商人掀起新一波“下南洋”“闯丝路”热潮,书写着“一带一路”上新的商业传奇。
如今,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的泉州,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再次走进世人的视野,成为丝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热土。
在群峰环抱的柘荣县,一个23岁的鲜活生命却与这个世界告别了,只把青春留给了那片火红。
村西头的老王家,一家三代人围坐在一起,他们正在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着一件攸关未来的大事。
扬晨食品的科技化发展转型,是福建宁化县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经过30多年的“输血”“换血”“造血”扶贫,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100天后在厦门举行。挺立于对外开放潮头的厦门,因金砖之缘再次吸引世人注目。
廖俊波,一位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用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人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答卷。
森林覆盖率连续38年领跑全国,各大河流水质持续保持为优……在福建,“绿水青山”正成为百姓身边的美好家园。
广大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党员意识到,干事创业、造福百姓是快乐所系、幸福所在。
如何让“世遗”留得下、“活”起来,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以实际行动交出了答卷。
如今,洪田村又算起了生态新账,变砍树一次性卖钱为培育大径材林,把森林存进“银行”。
曾维荣告诉记者,改变源自2012年以来三明市推行的一系列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举措,真正让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卫生院充满活力。
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沿海平原到内陆山区,福建上下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形成了防御台风的强大合力。
鼓浪屿,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弹丸小岛。而今,业已戴上“世界文化遗产”桂冠的鼓浪屿,正散发愈加夺目的文化之光。
福州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5000亩相当于333万平方米,仓山区作为福州城区最大的平原区,面对如此繁重的征迁任务,政府会不会被动?
过去1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立足金砖,放眼世界,携手各方擘画共同发展进步的新蓝图。
2017年以来,龙岩市在中小学招生中明确要求招生政策、过程、结果全程公开,以“阳光招生”防暗箱操作,破招生潜规则。
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平潭的风沙问题解决了吗?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了吗?记者近日在平潭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泛珠区域成为互联互通的门户、经贸交流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支点,各地携手共同创造新时代丝路繁华盛景。
生态竹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竹胜木、用竹留木”的良性生态循环。竹林成为竹农的“绿色银行”。
南山遗址的发现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南山先民已经到了相对发达的农业阶段,为什么还在洞穴里居住?
据统计,林博会共签约招商项目106项,总投资150.8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台资和其他外资逾1.8亿美元,签约项目涉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福州力图补齐这项民生短板,整治水系并取得实效,古时文人墨客笔下的清丽画卷,又逐渐重现……
周梁泉说,由于《乡愁》光芒太过耀眼,很容易遮盖余光中的其他创作。“如果一见面只和余光中先生聊《乡愁》,他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