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7月30日电(蒋巧玲)截至6月末,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大数均为8.8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8.43%。
30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民介绍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积极促增量调存量,进一步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43%。从贷款主体看,信贷投放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91万亿元,同比增长8.6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93个百分点。
杨民介绍说,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福建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
在做强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深入开展金融支持福建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专项行动。截至6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获贷企业数超3万户。
在创新绿色金融方面,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会同省林业局深入实施林票制度标准化改革,推动将区域流转的各类林票统一为全省流通且可标准化估值的新型“福林票”,为创新标准化林业贷款产品创造了必要的市场条件。截至6月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同比增长15.30%,惠及林业经营主体44.4万户。
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的贷款余额5336.89亿元,当年新增560.71亿元,惠及链上企业3.41万家。全省乡村振兴贷累计投放124.35亿元,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53%、5.66%。
在探索养老金融方面,福建前置对接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迅速落地相关产业贷款项目,更好满足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截至6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7.14亿元,同比增长49.07%。
在拓展数字金融方面,推动数字人民币增量扩面,实现通用类场景全覆盖,财税、对台、智能合约等特色场景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30.51万个,交易金额5594.44亿元;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2173.05亿元,同比增长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