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十四五”期间 福建省水稻育种攻关取得一批创新成果-新华网
2001年起,省农业农村厅已举办16次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活动,推动一批优质稻育种成果推广应用。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十四五”期间 福建省水稻育种攻关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2025-09-27 10:53:07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22日,福建省第十六届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活动在三明市沙县区举办。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现场宣布鉴评结果,8个品种被推荐为“福农优品·好味稻”品种,分别是明芗优196、乌山香占、福泰736、宓乡优1902、悠香优2号、茂优039、长两优803、泰两优晶12。

  优质稻指的是外观、加工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表现优异的水稻品种。2001年起,省农业农村厅已举办16次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活动,推动一批优质稻育种成果推广应用。目前,全省水稻优质率已超80%。

  今年的鉴评活动共有36个品种参评,统一安排在德化县赤水镇西洋村种植,按熟期分批收获稻谷。鉴评组现场盲评,从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等方面量化打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从鉴评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质稻品种,今年我省首次以“福农优品·好味稻”为之冠名。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表示,今后我省将着力培育“福农优品·好味稻”品牌,推动更多“福”字号优质稻品种提升市场影响力,实现优质优价。

  记者从23日举办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优质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培训班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将水稻育种攻关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重点,累计为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相关项目投入5000多万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优良品种选育方面,86个优质稻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米质达部颁一级标准的33个、二级标准的53个。谢华安院士团队育成的野香优669荣获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在优质种质创制方面,成功发掘、改良创制福兴A、宓乡A、福恢631、明占、臻占等144个种质材料。它们大多具有遗传背景丰富、目标性状突出、米质优、抗性强、配合力好等优点,为优质稻育种提供了重要骨干亲本,为选育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开发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型。如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构建的高效多基因编辑技术,福建农林大学构建的水稻“多抗区段”种质创制技术,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的基于显性早熟基因的育种材料定向改良技术。

  面向“十五五”,我省水稻种业创新攻关将立足现有基础,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围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构建以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育种创新体系,为推动我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种源支撑。(记者 张辉)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