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上半年泉州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突破50万吨-新华网
许睿淼 摄泉州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液化石油气进行采样作业。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上半年泉州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突破50万吨

2025-07-16 11:49:03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靠泊在泉州肖厝港区的进口液化石油气船舶在进行卸运作业。 许睿淼 摄

  泉州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液化石油气进行采样作业。许睿淼 摄

  7月12日,经泉州海关关员监管和加班检测,福建中燃湄洲湾能源有限公司的一批4.2万吨进口液化石油气(LPG)卸入该公司储罐,立即投入企业生产一线。

  泉州系我国重要的LPG进口口岸。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近年来,泉港、泉惠两大千亿级石化产业园大量进口LPG,主要用于加工生产丙烯、聚丙烯和顺酐等福建省化工、纺织和新能源行业急需的上游产品,要求量较大。上半年,泉州海关共监管进口液化石油气51.27万吨,同比增长33.41%,创同期历史新高,主要从阿联酋、阿曼和科威特等“一带一路”国家进口。

  LPG产品易燃、易爆,需加压并在零下40℃低温下保持液化方可运输,货物装卸作业难度大、仓储条件要求高。为此,泉州海关积极搭建关、企、港信息对接平台,专门制定LPG监管方案,组建查验小组,支持企业扩大LPG进口;按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关员按规范佩戴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按作业指引开展货物查验、取样作业以及实验室检测,确保作业全流程“零”风险;大力推行“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业务模式,实现船到即检、检完即放,其中,从送样到实验室检测控制在5小时内出报告,加快进口LPG通关速度。(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王洋 黄忠族)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