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武夷茶香遇到青春创意——“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活动侧记-新华网
"同济大学学生的设计方案《茶煨木新》高票摘得“青春桐木奖”“最受村民欢迎奖”。"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武夷茶香遇到青春创意——“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活动侧记

2025-07-24 11:01:05 来源: 闽北日报
字体:

  同济大学学生的设计方案《茶煨木新》高票摘得“青春桐木奖”“最受村民欢迎奖”。

  武夷山桐木关的山风裹着茶香,吹过大学生手中的设计图纸。沙沙作响的笔尖下,一座以红茶闻名的古村正被青春创意唤醒。

  7月14日至23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星村镇桐木村迎来一群特殊的“新村民”——来自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的58名师生。他们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贵庆带领,在此开展“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活动,他们背着测绘工具穿梭于茶山农舍,为44户茶农院落定制专属改造方案。

  桐木村深藏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是世界红茶发源地,承载着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使命。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实践地,这里正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共生新路。

  “设计不能只讲美观,更要守护这片生态高地!”杨贵庆说,“这是双向奔赴的成长——学子用专业服务乡村,乡村以沃土滋养青春。”他期待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十昼夜的驻村时光里,桐木村的三港老巷、江墩茶园、庙湾溪水边、七里的村道旁,都是五校学子的“设计战场”。活动创新采用“一户一设计师一服务组”模式,确保每名学生独立负责一户院落设计,同时得到由市镇村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在地智囊团”的全程支持。

  设计绝非纸上谈兵。学子们扛梯丈量屋顶,随茶农辨识茶青,临溪勾勒草图。笔记本上写满村民质朴的诉求:“王大伯希望在家制茶,丰富游客体验空间。”“李阿姨想保留老屋木架,改出民宿的温馨感。”……

  青春的巧思在图纸上流淌:为便利茶农,可折叠顶棚的晾茶架应运而生;为提升居住品质,老房二楼的通风、隔热、采光被精心优化;为丰富游客体验,院落里规划出饮茶会谈、休闲娱乐、亲子活动等灵动区域。

  7月22日的设计方案评审会,气氛热烈如“村民点将台”。44份兼具实用与创意的设计作品整齐陈列,接受茶农代表与评委老师的审视。每位村民手握15票,郑重投给心仪方案。

  村民陈爱娣毫不犹豫地将票投给了她家老屋的改造蓝图。“以前总觉得老房子没法弄,现在一看真漂亮!”她指着图纸难掩喜悦,“原来屋里暗,制茶工具堆得满,新方案做了分层储物设计,还专门规划了功能,把柴火间变成了亮堂的书房,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

  经过村民与评委老师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青春桐木奖”、一二三等奖以及“最受村民欢迎奖”。其中,同济大学学生张伊萱的设计方案《茶煨木新》高票摘得“青春桐木奖”和“最受村民欢迎奖”。她设计核心在于尊重原有肌理,巧妙激活空间:重点维护修缮主体木结构建筑,精准满足户主核心需求;同时,通过功能补充与流线重构,创新性地联动毗邻的茶厂与小屋空间,实现了建筑功能的协同优化与体验的显著提升。

  “纸上设计千万次,不及为真实家园落一笔。”张伊萱在介绍自己作品时,道出了许多学子的心声。

  这十天,对青年们而言,是一堂深刻的“大地实践课”。穿插其间的“非遗奇妙夜”“星光联欢会”等活动,让学子们在体验茶艺、剪纸、点茶等非遗技艺,品尝清明粿、糍粑等传统美食的过程中,汲取闽北大地的文化养分。

  结营之际,厦门大学教师代表张喆涵分享了感悟。他表示,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精进了设计能力,收获了真挚友谊,更坚定了未来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志向。

  结营仪式上,“青春桐木”高校乡建联盟正式成立。五所高校与桐木村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让青春智慧得以持续滋养古村。星村镇桐木村下派书记林小涛表示,此次工作营生动实践了“地方出题、高校接题、人才答题”模式。五所高校师生10天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策,为桐木村探索出“保护与发展并重”新路径。这一模式既为乡村注入创意活力,也为青年搭起成长舞台,期待校地深化合作,让更多“青春桐木”式项目在乡村落地生根。

  共青团南平市委书记张嘉明表示,团市委将以“青春桐木”品牌为纽带,深化校地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落地,着力构建“创意—设计—产业—人才”良性循环生态。“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担当‘乡村主理人’,让桐木茶香远扬,让闽北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青春桐木”工作营活动虽已落幕,却以“共规、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开启了建设“和美桐木”的新篇章。44份饱含智慧的设计蓝图,不仅是具体的改造方案,更是播下了环境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活力充盈的“和美”种子。随着高校联盟的持续耕耘和蓝图的逐步落地,一个承载着生态之美、产业之美、人文之美、活力之美的“和美桐木”,正从共规的智慧、共建的行动、共治的合力、共享的成果中走向现实,在国家公园的怀抱中绽放独特魅力。这既是桐木村发展的崭新起点,也为更广乡村的“和美”建设贡献了可借鉴的青春样本。(记者 林李冰 文/摄)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