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广袤田地上,打造全新的“种业硅谷”。记者 原浩 摄
立秋至,丰收始。近日,福州农业农村经济“半年报”出炉。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298.53亿元,比增4.4%,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农业发展稳健,农村根基牢固,在稳固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底线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增,究竟增在哪?
分行业看,水产品、肉蛋奶、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全面增产。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3.1%,林业产值增长6.5%,畜牧业产值增长1.3%,渔业产值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3%。
这些数据背后,活跃着一家家聚力向“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福州鲜食玉米种企万农高科跻身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梯队”,品种“万农甜糯158”获农业农村部推介;鳗业龙头天马科技活鳗产品首次获得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资质,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62.56%……
涉农项目建设更是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福州实施113个涉农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9亿元。位于闽清县塔庄镇的福州茉莉花茶闽清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计划建设13条行业领先的“全自动化”“不落地”茉莉花茶加工生产线,预计年产能5000吨。
产业项目逐步落地投建,涉农县域发展势头同样迅猛。闽清县塔庄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连江县、罗源县入选福建省大黄鱼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
农民获得感也随之增加。上半年,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福州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福州还扎实推进省下达我市的乡村建设品质提升37项重点任务,截至6月底,全市投资完成率超八成。
上半年成绩亮眼,进入下半年,福州打算怎么拼?
重中之重,仍是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落实惠农稳粮政策,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4.2万亩以上。继续提升鱼肉蛋奶、果蔬茶菌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疫病防控,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福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5年过渡期收官各项工作,重点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聚焦“三农”重点领域,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农业农村各行业领域需求任务,推动“粮八条”“茉九条”“现代农业十条”“种业六条”“榕台农业融合发展”等政策修订,提升政策支农精准性和有效性;开展我市“十五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思路目标,谋划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务实举措。(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叶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