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龙岩市长汀县的工厂,光伏板覆盖着整个生产区房顶。公司负责人陈大崑介绍,近年来公司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去年仅光伏发电一项,就实现碳减排约3182吨;产线节能改造共节省电力消耗超336万度。绿色制造体系成效明显,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福建省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福建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福建全省共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69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5家、绿色工业园区48个,培育省级以上能效、水效“领跑者”63家,全省绿色工厂实现工业产值超万亿元,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制造业绿色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近年来,福建省围绕存量挖潜、增量优化,出台工业领域及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格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效准入关。同时,福建省积极落实技改项目贷款贴息、项目节能奖励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主动转型,并帮助企业降低绿色转型成本。
“公司的绿色纤维技改项目、再生功能性材料项目、功能性纤维生产线项目等,均获得了银行绿色贷款支持。”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建坤说,通过政策贴息、银行绿色金融优惠等,公司技改财务成本大幅降低。
“‘十四五’以来,福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400余个、工业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50余项,压减能耗超100万吨标准煤。”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伟说,福建还通过“电动福建”建设,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走向“电动引领”。
政策引领下,不仅重点企业加快转型,还促进了上下游齐心协“绿”。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的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环卫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仅建成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还成为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目前清洁能源产品在公司产品谱系中占比达70%。为满足公司产品的绿色制造标准,我们与上下游多家核心供应商一起开发智能化专用生产线,拉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全链条绿色升级。”福龙马智能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黄秋芳说。
郑伟表示,福建正在稳步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业节能监察与节能诊断“双轮驱动”服务、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不断夯实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基础。(记者秦宏)